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ercury Research最新数据,2025年第一季度,Arm架构CPU在整体市场(涵盖服务器和客户端领域)的份额环比增长2.3个百分点,达到11.9%,首次突破两位数大关。这一里程碑式增长背后,英伟达GB200系列产品的规模化出货功不可没。
英伟达GB200作为关键驱动力,其设计包含一颗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和两颗Blackwell GPU。该产品凭借高性能与低功耗特性,迅速被微软、OpenAI、CoreWeave等头部客户部署,尤其在AI服务器领域表现亮眼。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会议上透露,GB200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创下约110亿美元的营收,成为公司史上导入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。
在服务器领域,Arm架构CPU的份额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10%攀升至13.2%,主要得益于英伟达GB200、亚马逊AWS Graviton、Ampere Computing及谷歌云等厂商的定制化芯片需求增长。Mercury Research指出,AI服务器对能效和算力的双重要求,加速了Arm架构的渗透。花旗报告进一步显示,Arm的崛起直接导致英特尔和AMD市场份额下滑,英特尔份额降至65.3%(2002年以来最低),AMD则降至21.1%。
客户端领域,Arm份额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至13.9%。其中,Chromebook市场表现突出,联发科设计的Arm处理器出货量激增,而高通Snapdragon X系列芯片亦通过微软Copilot+ PC计划实现小幅增长。不过,苹果Mac设备因出货量下降,其Arm芯片在PC市场的份额仍占据主导地位(约10%)。
尽管Arm在服务器和移动端势头强劲,但其在传统PC市场的扩张仍面临生态瓶颈。分析师指出,Windows on Arm(WoA)的软件兼容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,x86架构凭借成熟的生态体系仍占据优势。不过,AMD近期被曝正研发基于Arm的SoC“Sound Wave”,可能为微软Surface设备提供支持,或进一步推动生态完善。
Mercury Research总裁Dean McCarron强调:“Arm首次在与x86的竞争中达到两位数份额,这是行业转折点。”但他同时提醒,数据估算误差可能较高,需持续观察后续表现。花旗分析师则指出,Arm的增长反映了市场对高效能架构的长期需求,尤其在AI与边缘计算领域。
结语
Arm架构的突破性进展,标志着芯片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。随着英伟达、AMD等巨头的持续投入,以及AI与云计算需求的爆发,Arm或将在未来进一步改写x86主导的历史。然而,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用户习惯的迁移,仍是其全面崛起的关键考验。